第四十二章 遇见
作者:迷困      更新:2019-09-11 09:50      字数:2784

位于维安镇西南方的这座院子,比辛柳乡那小庄子大了四倍不止,联排的屋舍,高大敞亮的堂屋,三进的院子,门廊院墙结实牢固,内院还有池塘石山亭子,外院有东西两侧大方厅,东厅会客,西厅作演武场。

一看原屋主就是花了大心思建造,虽有些年久失修,但并不影响居住使用,只用了四百两银子便买下房屋地契,以及院子周围的土地。

通常一座两进三进的院子,分地段,售价在一千两至三千两左右,若在京城等繁华地段,价格更是天壤之别,固然也有房屋老旧偏僻等原因,四百两能买到这样的院子,确实价格算不上高。

顾夫人决定等天暖和了再找人修缮,几位妈妈挑出几间屋子整理打扫,陈妈妈张妈妈打扫卧室,常妈妈打扫厨房然后生火做饭,洋槐身体已经无碍,帮着打下手,只不过左臂吊了绑带不能用,韩龙泽将马车收整好,捡些当用的先搬进厨房,收拾马房,牵马喂草料添水,然后自己在外院选了一间房,打扫住下。

依依和顾夫人也没闲着,整理被褥,烧水沏茶,同常妈妈一起,晚上烧了一大桌子菜。

盛菜摆箸的时候,依依骑快马去山林里接回了花花,花花肩背上驮着鸡鹅,嘴里还叼着没吃完的肉排,一直抱怨依依来的太快,它还没吃完。

“……”

给你留多了,还是我的错喽?看把你狂的……

维安石料山,群山相连,山高道险。位置上,南侧山脚与一片平坦的山林相连,黑色的土壤与石岩突起的交汇好像一道分水岭,将两片截然不同的山林明显区分开。

当地人称维安石料山也叫拱山,称那片地势平坦的山林为广山,依依她们之前穿过的山林便是广山。

在新院子住了有五天时间,家里已经安顿好了,依依常与韩龙泽骑马去褚老伯那里吃馄炖,实际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顾夫人这几天有些发烧咳嗽,怕过给女儿病气,干脆放依依几天假自去玩。

维安镇不算大,当地人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人比较懒散淳朴,因此两个孩子向大人说要出去时,顾夫人同意了。

维安镇东临湖泊,有水有田,卖的肉鱼、米麦、毛皮、玉料石材、部分药材等,很便宜。但布匹、盐、干海货、药品及大夫看病、药方等却很贵。

这一天,两个孩子吃饱了馄炖,韩龙泽自己一个人就吃了足足三大碗,也不见肚子鼓胀,不知道都吃到哪里去了,要不是依依拦着说中午还要回家吃饭,这家伙还得添一碗。

褚老伯阻止小姑娘收拾碗筷,自己抢着收拾,对韩龙泽笑呵呵说“你妹妹可比你有主意啊,不过为什么你们一个姓顾一个姓韩?是表亲?”

韩龙泽在顾氏母女言辞嘱咐中,对外都称自己是依依的表哥,闻褚老伯言,含含糊糊点点头“嗯”然后又说起旁的“老伯今天这肉馅用的是山鸡和兔子肉吧?”

老人家“嘿呦”一声笑“小子这嘴可真刁,昨天是野猪肉,前天是狍子肉,这都能让你尝出来。”似乎每天换着样儿准备肉馅等两人上门,已经成了褚老先生最大的乐趣。

依依还是快手快脚刷好碗筷,一边擦着手一边接话“我没尝出来,以为还是狍子肉呢。”拉着韩龙泽袖子让他蹲下些,附耳到韩龙泽旁边小声说“喂,你怎么知道的?莫非以前吃过?”

韩龙泽一时大意,惊出一后背冷汗,连忙小声说道“不是,是我爹,他同乡里人捕猎抓到的。”

“哦……”

见依依小姐拖着长长的尾音明显不信,他赶紧捂着肚子“哎呦,吃得好撑。”

褚老伯常见这大小子被小姑娘数落的吃瘪,呵呵笑着两人青梅竹马关系好,这小子第一次来就吃了四大碗,现在明显是被小姑娘说的话拿捏住了,哎呀,最天真童趣的就是年少时光。

当两人小孩子玩闹,抓了两把特意准备的花生糖给他们,说道。

“既然撑了,也别忙着回去,今儿上午北边山里会来一队游商,带有好些新鲜玩意儿,你们当散步消食,逛逛热闹也好。”

两人心中明了的接过糖,这里的坚果、花生和糖也是稀罕物,这两把糖的价值比那几碗混沌还高。

依依撅嘴问道“不是说镇上没什么新鲜事儿的嘛?”

褚老伯轻轻揉女孩团子发的头顶“哈哈哈,怪老伯,老伯忘了说,那队人每隔二十天左右就会到这镇上换些东西,遇雨雪天就等停了再来,今天日头好,正好二十天。”这小姑娘越看越招人喜欢。

“哦,这样啊。”看向韩龙泽挑眉“那我们也去逛逛,帮你‘消食’吧?”消食两字音咬的很重。

韩龙泽暗暗好笑,你自己想去逛街却非要拿我做借口,算了,这小锅他都背习惯了。

两人准备上路,韩龙泽先扶依依上马,然后自己单臂一使力就跨了上去。

褚老伯心惊胆战的看两人骑马,有些微词两人的家长,怎么肯放心这么小的孩子骑马?大的还好,个子已经很高了,小的,站着都没马腿高。实在不行,两人共乘一骑也好啊,却特意忽略了小姑娘娴熟的马术。

“哦,对了。”老人家轻拍脑门又想起什么“你们有想要的东西不一定用银子买,那队游商更愿意用东西换。”

不然这小镇上的当地人哪有那么多银子付?“吃的、用的,什么都行,不过他们最喜欢收的还是药品或药材。”

“谢谢老伯!”

一听褚老伯的嘱咐,依依笑了,她全都有啊!

两人告别褚老先生,依依被勾起了逛街购物的馋虫,拉着韩龙泽回家装了两兜杂七杂八的东西扔在马背上。

两人来到维安镇北侧的街道,这里早已是人来人往,喧嚣热闹,许多扛着扁担或拎着大包小包物品的人来此,据他们说这叫赶集,以物易物。

两人将马匹留在街尾,也没有拴绳,依依吩咐一句“别乱走啊,在这等我们。”见马匹点了头,两人才离开。

两匹马与其说是乖顺听话,不如说是畏惧家里的老虎,它们早奉花花为大王,那大王听依依的,依依就是大王的大王。

两人沿着摊位走,最兴奋的还是依依,小摊子琳琅满目,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狼牙串成的项链,狼皮、狐狸皮硝制的皮袄,牛皮做的硬靴、鹿皮做的软靴,有镶银铁环一挥就哗啦哗啦响的玉刀,有用金银玉器打造的碗筷,甚至还有用刺猬皮做的帽子?

……真有想象力,这是要使头锤的节奏吗?

依依走了几个摊位,突然在一个小摊位发现一件眼熟的东西,这是一顶布巾做的帽子,样子就像阿拉伯人的包头巾……

不对!这是那北蛮人骑兵头戴的帽子!

她双眼立刻警觉起来,怎么回事?不是说北蛮子没到过这里?那这帽子哪来的?

依依蹲下,仔细翻看这顶布巾帽。

中年男人摊主见小姑娘感兴趣,忙完了其他几家买主,回身热情招呼“小丫头喜欢啊?这帽子不要钱,你有什么东西可以换啊?”见小姑娘年龄小,察觉女孩身后还站着一个大男孩,笑呵呵抬头“哥哥带妹妹来逛………啊!”话说到一半,脸色一变“韩……”又察觉不对赶紧闭嘴。

“!”

“……”

韩龙泽从看见这位大叔开始,就有些激动,这是他同乡棒锤哥的父亲!老石叔!

“……”

依依一开始并没留意,从看到帽子,到摊主看见韩龙泽后的脸色,再到韩龙泽异样的神情……

此刻,她心思百转千折,对这帽子的来源起了疑心,对这队游商的身份起了疑心,更对韩龙泽的真假身世身份有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