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难的抉择
作者:八角糖      更新:2019-09-01 15:05      字数:4351

半个月之后,米团回到京城。去了趟御史台将相关事务交接了之后,她就闭门谢客,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封奏折写了又写改了又改。

此刻她站在书案前,手上提着一柄上等的羊毫湖笔,却感觉如提千斤。饱蘸浓墨的笔尖,颤抖着,良久不能落下。

唉!

她重重叹了口气,将笔又放回笔山,心中烦闷不已。她知道,这一笔落下,奏折写成交上去,白家必遭大难,白家的声誉必然受损。可是,她却不得不写。

而这一纸奏折,她却写了快一整天了,无论如何,怎么也写不下去。夏口之行,她不悔。可是,她却不忍。

正在两难踯躅之际,门外传来桂圆的声音:

“小姐,亚台大人求见。”

“不见!”

米团头也不回的吼了一嗓子,她这会子谁都不想见,尤其是傅长雪!

岂料傅长雪的声音带着无可奈何的叹息,在门外响起。

“团团,不要意气用事。我知道你在为上奏的事情为难,我正是为此事而来,这件事,事关重大,和我商量一下总没有坏处。”

米团在心中暗恼,她回京后谁也没见直接将自己关在了房里,他几次前来都被她拒之门外,这次桂圆竟然将他放进来了。这个丫头,现在连她的话都敢不听了!

傅长雪的声音透漏着疲倦和无奈,米团的心被他的声音扯痛了。他这些天也不好过吧……

宇文翊回京后,将人证物证皆向傅长雪做了详细汇报,将姜思礼、姜如海、佟福贵众人关进了大理寺天牢。因为这件事牵涉范围颇广,傅长雪也是费了几天工夫才将案情整理完毕,一一审过,才将结果上奏给陛下。

听说女帝为此事大为震怒,他连着几天都被招去御书房,一呆就是几个时辰。连她回京,他都不得见,直到这几天才来找自己,而她却屡屡给他吃闭门羹。

想来,他也很累了……唉!

米团重重叹了口气,她这气仿佛要叹一年了!

她百般不愿的走到门口将门打开,看到了傅长雪眉头轻蹙的脸,还有站在他身侧的桂圆。米团深深看了桂圆一眼,桂圆心虚的往外边迈着脚,一边走一边说道:

“奴婢给亚台大人沏茶去!”

说罢,脚底抹油跑的一溜小跑的溜走了。

米团看着她的身影,摇了摇头,对傅长雪说道:“进来吧。”

他果然瘦了。脸上挂着两个深深的黑眼圈,眼窝都凹陷下去了。他这些天难道都不睡觉的吗?果然还是因为鄂州水患贪墨案牵扯出了鄂州最大的士族世家,刘氏一族了吧。

她知道,按照宇文翊的脾气,必然不会在刘肃身上着力太多,但是刘氏一族在鄂州横行多年,是必然不会放过的。可是那样一个根深蒂固的士族大家要想动他们,谈何容易?谈何容易啊!

米团自己越想越是沉重,看到桌案上的纸墨更是头痛,长叹一口气,走到桌边,干脆趴在桌上,扭头看着傅长雪,一动也不想动了。

傅长雪跟着她走进书房,就见满地废纸。他随手捡起一张,看到的是写了一半的奏折,所奏之事便是鄂州水患贪墨案的白祁涉案内容。

“你,都查明了吗?”傅长雪放下被米团揉成一团的奏折,看向米团问道。

米米团直起腰,看着傅长雪慎重的点了点头,她长叹一口气,将视线转向窗外,缓缓道:

“就像我在信中和你说的一样,果然姜如海和姜思礼说得并不全是假话。六年前,夏口之战,虽然白将军转移了夏口百姓,但是当时恰逢大潮,老虎湾节制闸开闸放水,那个泄洪量,不仅将夏口没顶,更将下游村庄悉数摧毁。

但是,我一路沿途查看,那些被摧毁的大坝,根本没有修缮过得痕迹。想来建成之后,就根本不曾维护。这也是大坝那么容易被摧毁的原因。

大潮泄洪,加上从未被修缮过得大坝。洪水过境,摧枯拉朽,无人能挡。”

米团说完,低下了头。她每每想到这里,心就沉重不已。

白甲军为御敌,或是舍家而取国。可是那些将修缮银子收进自己口袋,却将溃堤的风险留给百姓们的下游村庄的那些贪官污吏们又有何面目苟活在人世?

为官不仁,又有什么脸领朝廷的俸禄?

米团的手紧握成全,狠狠的砸在桌面上,她脸色被怒气涨红,胸口气息难平。

“团团……”

傅长雪走上前去,握住她砸向桌面的手。她白皙的指节在桌面上被砸的通红,可她却像感觉不到痛一样一动不动。

他知道,她心里痛。他何尝不是?

大周的盾墙若是就这样倒下,他也要为大周而叹息,可是法不容情,法典之中没有例外。

傅长雪的双眼紧紧的盯着米团,他一字一句的说道:

“团团,我知道你心中不忍。可是那些贪官为官不仁是错,而白将军泄洪难道不是错?”

米团脸上被怒气冲的更红了,她刚要开口反驳,被傅长雪以食指抵在唇上。僵在了那里,傅长雪继续说道:

“法典之中,向来只问是非对错而不问对错何来。不管他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基于什么样的立场,错了就是错了。法不容情,无可诡辩。”

傅长雪的眼睛清澈而冷静,他的话不带一丝的感情,显得格外的清晰。连抵在她唇上的手指都是那般冰凉。

米团不可置信的后退一步,她看着傅长雪冷静而淡漠的面容,喃喃开口道:

“小雪,你怎么能这么冷漠的说出这样的话。那是白甲军啊,那是世代为国,驰骋疆场,九死一生的战士啊。但凡下游的那些贪官污吏做好大坝的修葺工作,也不至于导致如此悲惨的下场。

白甲军不应该为那些为官不仁,不负责任的贪官们戴上镣铐!白将军不该为了那些真正草菅人命的家伙们戴上镣铐!”

激烈的话语从米团的胸腔中竭斯底里的迸发出来,她好气!气自己的无能为力。

傅长雪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她的面前,看着她发泄着自己的情绪。他知道,她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可是她的理智让她将真相写上奏折,而她的感情却不允许自己这么做。她的挣扎都被他看在眼里,而他和她一样的无能为力。

傅长雪轻叹一声,将米团拉入怀中,米团浑身一僵。

只听傅长雪在她耳边不断的叹息着,轻声说着:“都怪我,我不该将你卷到这个案子里,让你这般为难。都怪我,团团,让你这般难办。”

他懂她。

眼泪无声的滑落在傅长雪的衣襟之上,米团心中的痛扩散开来,她轻轻的呜咽着,将自己的痛苦慢慢诉说。

许久,米团从傅长雪的怀中抬起头,擦了擦眼泪,脸上浮起两块红云。

该死!她在干什么?怎么能……唉!

米团别扭的走开去,捡起自己写了一半的奏折,尽量不去看傅长雪。而傅长雪则一副坦然的样子,走过来轻轻摸了摸米团的头,对她说道:

“团团,你就如实写吧。将一切事实真相都写下来,包括下游大坝的情况,还有当时夏口战役的情况,尽量详细的写清楚。剩下的,就交给我吧。”

“小雪……你……?”

傅长雪迎上米团不确定的目光,扯开嘴角笑道:“怎么,我一个堂堂的御史台大夫难道还不没资格和你联名上奏吗?”

“联名上奏?小雪,你为什么这么做,不行!”米团心中思绪快速掠过,一把将傅长雪拿起的奏折按住。

“白甲军中将领众多,其中不乏性情暴躁的人。我这份奏折明日一旦送上去,势必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众矢之的。白将军被弹劾,他的手下岂能善罢甘休?你甚为御史大夫本来就容易树敌,又何必来趟这趟浑水呢?”

米团急急的说着,越说越是担心,而傅长雪看她的眼光却柔了起来。

“团团,你担心我?你不怪我让你陷入这般两难的境地,反而担心我的安危吗?”

看着傅长雪眼中满溢的温柔,米团的心仿佛漏跳了一拍。

这个家伙!都这种时候了,他怎么还……这么……!!!

现在是说这种话的时候吗?她也是的!怎么就,被他给影响了?真讨厌!

米团脸上顿时变得滚烫,她一时间羞愤难耐,猛地推开傅长雪,转过身去手忙脚乱的走到桌子边上,拿起茶杯就倒茶壶里的冷茶来喝。

牛饮一般的,一杯冷茶咕咚咕咚的灌下肚,脸上的热度似乎才消退了些。她深深吸了口气,又觉得有些愤愤不平。

这个傅长雪真的太过分了,每次都在她反复下定决心后来勾引她!过分!太过分了!

米团扭过头一瞅,傅长雪还在看着她,勾起的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她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的笑意更深了,一副如画眉目笑得弯弯如月,眼中波光粼粼仿若洒满碎银的海面,无边无际,深邃浩瀚,看的米团心都要跳出来了。

妖孽!真是妖孽!正事要紧!正事要紧!!

米团赶紧转过头,她握紧手中茶杯,让自己冷静。然后深深吸了口气,说道:

“鄂州水患贪墨案这件事,是我提出来要查的。所以这些责任本该就是由我来负,你不用将这些都扛在肩上。就像你说的,法不容情,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我自然会向圣上阐明,圣上是明君圣主,自然会有圣断。”

说罢,她走到书案前,将之前所写的奏折摊开,重新提起笔,娟秀的小楷一字一字慎重落下,将心中所想全然诉尽。

良久,米团终于搁下笔。长长的奏折,铺在桌案上,待墨迹稍干,傅长雪将奏折拿了起来细细翻看。

果然,就如米团自己所说,她当真将事实真相一字一句全部如实描绘。既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省略要点。米团是这般信任着圣上,铁了心将一切交给圣上。

傅长雪放下奏折,看向米团沉默的点了点头。

“写的不错。团团,你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圣上如何决断了。”

而圣上,你当真要绝白甲军吗?

十天后。

宣政殿上,众臣列班而站。文武诸臣皆有出列者,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女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冰冷而华丽的凤冠在从头顶上垂下一排水晶珠帘。女帝的面容在珠帘之后,冷峻而淡漠。

她手上握着两份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急件,一言不发的冷眼看着下面争得面红耳赤的一班众臣。

这两份急件是一前一后到的。一份是战报,樊川告急。而另一份则是樊川监军梁国忠的弹劾奏折,他弹劾驻守夏口的白祁卖国求荣勾结燕兵,拒不增援,欲将樊川这样的咽喉要塞拱手让给燕兵,意图谋逆。

樊川,位于夏口之上,是一座边境要塞之城。对面三里之外便是燕国的边境线。这段时间,燕国陈兵边境,屡有动作,可是却从未敢越过边境线一步。偏偏这一次,忽然派出小股骑兵直扑樊川,与樊川守军正面交锋。

而那个樊川的监军梁国忠,简直是一个饭桶。中了北燕的骑兵声东击西之计,被诱出樊川,孤军深入,两千精兵就这么被围死在落马坡。如今樊川被燕军重兵围困,守军势单力薄,只能死守樊川,只待援兵赶到方能出城杀敌。

樊川……女帝眉头紧锁,樊川乃是重兵把守的咽喉要塞,少说也该有一万多兵力,本来是不该有所差池。可如今燕兵六万人马直扑樊川,梁国忠那个饭桶竟然一次损失两千精骑,可谓是大挫锐气。六万燕兵咫尺之遥,若他们再次发动进攻,樊川岌岌可危。

而白祁……

女帝在珠帘后的目光变得幽深莫测,果然他按捺不住了。只是她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胆敢通敌叛国,亏他打了一辈子的仗,竟然做出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

女帝的手重重的拍在扶手上,下面争论不休的众臣陡然肃静。一时之间,宣政殿上,落针可闻。

“诸位爱卿,可讨论出来什么了吗?”

女帝的声音不急不缓的从高高的龙椅上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