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者:快乐王侯      更新:2019-09-01 11:27      字数:2089

星期六,杜怀诚开着刘若云的车回到了柴家庄中学。

本该宁静的校园失去了往常的平静。杜怀诚已经安顿好了一中的工作,这次回到柴家庄中学是来交接工作的,因此,午后两点钟,副校长闫明文和中层干部都来开会,交接工作。晚上还要举行给杜校长送行的联欢会,送别杜校长。杜怀诚在会上明确了他走后近段时间学校的工作暂时由张敬坤主任和闫副校长负责的决定,也说了因为工作的需要周素丽和刘若云调入县城的事情。最后说到老师们的奖励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小声议论起来。周素丽笑道:“杜校,你说的考好了让大家出省旅游,现在大家在想,出县可能都有问题了。”

“周主任刚才提到旅游的事,我也表个态,只要县教育局不反对,旅游是没问题的,出省肯定也没问题,而且是我们全体职工,我初步考虑,是学校全部承担初三老师的费用,其它年级的老师学校负担一部分自己负担一部分,要体现一些差距,具体方案下来大家再商量。”

“另外学校还有一部分自由资金,包括五洲集团的校长活动经费,我考虑都用于老师奖励和这一活动,并且要在全县教学表彰会后对初三老师进行表彰,重奖,这一点大家也可放心。”

杜怀诚笑着说,咱们所需要的资金已经基本筹措到位,兑现对老师们的承诺没有问题,不过这要感谢我们的办公室主任刘若云,他在奖金的筹措过程中是出了大力的,我建议给刘主任多发一点,至于多发多少,就由他自己说了算吧,我只管签单就是。杜怀诚说到这里,刘若云赶紧站起来说道,要说贡献谁能比得上咱们的杜校长啊,他纯粹就是一个四处化缘的和尚,见谁都是要钱,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那里谈得上贡献两个字,真要是发奖,那就买几个雪糕给大家吃吧。她说到这里大家轰然大笑,杜怀诚点了点头,关于奖励的事情,他考虑过,至于怎样做才安全,才不至于引起别的学校的意见,这事他已征求了肖局长的意见,无论怎样,自己是应该兑现自己当初给老师们的承诺的。大家听后都感到高兴,但更多地还是对杜怀诚的依依不舍,本来很严肃的会议就成了茶话会,大家纷纷表达着自己对杜校长的惜别之情。

杜怀诚想到突然而来的分离,心里也是万分舍不得,在场的所有人都心里酸酸地不是个滋味儿,几分钟过后,刘若云问:“杜校长,你真是要走了?你真是要离开大家了?”说罢泪水流了出来。

周素丽眼睛也是红红的,大家都处于难分难舍之中。

闫明文纵然心里对自己不能临时负责的事不舒服,但他却对杜怀诚很是敬重,这半年来,两人从当初的磕磕碰碰到后来的相互合作,闫明文也觉得自己从副职下来之前能与杜怀诚共事实在是自己几十年争斗中最好的结果,他认为杜怀诚才是自己的真正朋友,而今天,这个能看懂自己的朋友却要离开了。

杜怀诚觉得不能将情结往低了带,而且自己明天回到一中还有更为棘手的事情,而最关键的是这件事情还不敢和大家说得太严重。

他考虑了一会,“半年,这半年的时间,我平时觉得和大家关系好,也没想很多,而一旦自己要离开了,才知道我有多么舍不得离开大家,才知道和大家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其他话我就不多说了,在场的各位除了刘若云和我差不多,大家年龄都比我大,只要大家记得我这个当兄弟的,我一定会永远记住大家的。”

杜怀诚是真有点动情了,他不得不止住继续说下去的想法,说道:“我明天回一中,并不是去享福,那里的工作也是困难重重,能不能做好我现在也说不清,我现在也只是个临时代理,或许事情过去了我还要回到咱们柴家庄中学来呢。”

“现在学校的工作由张主任和闫校长临时主持,我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明天局领导找我谈话,我会表明我的态度,要让大家有合适的位置,很多事来不及一一交接,只有等那边处理得差不多了再说了。”

会议结束后,大家来到了操场,学生们早已经站好了队列,偌大的操场,集聚了全校的学生,居然没一人说话。杜怀诚站到主席台上,他看着台下的老师和学生们心情激动不已。多好的老师,多好的孩子啊,他在这里才工作了半年,如今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已经步入了正轨,今年的中考还创出了全县最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来源于全体老师的辛勤努力,都是来源于全体学生的奋力拼搏啊。这些孩子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在这里他们将扬起希望的风帆。作为校长,本来他是要替他们把好舵的,可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离开他们,半载同甘共苦,半载同舟共济,半载共历风雨,他对他们充满了感情。他又怎忍心离开他们呢?但是他不能不离开,他不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也是一名校长,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必须听从领导对他的工作安排。

可以说,自从杜怀诚早上来柴家庄中学,整整一天,他就感到一股股酸涩不断地涌上心头。整个校园也似乎都飘散着别离的忧伤,老师们学生们也都沉浸在一种怅惘的情绪里。

台下学生群里不知道是哪个女生哭着高喊了一声,“杜校长,你别走!”紧接着是无数学生的哭喊,“杜校长,你别走!”的声音响成一片,喊声混合着哭泣声此起彼伏。杜怀诚站在主席台上也说不出话来,他极力调整着自己的情绪,他手里拿着话筒,几次打着手势要人们停下来,但他做不到,最后他不得不放大了声音开始讲话,学生们才逐渐停止了哭泣,注意地倾听他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