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作者:快乐王侯      更新:2019-09-01 11:27      字数:2408

喝过水后的杨辉好奇地在屋子里观察起来。右下方挂着两个镜框,里面插着很多照片,隔着桌子,人物看得不大清楚,杨辉便要搬凳子站上去看,高庆昌笑着对她说:“你这样子被人家看到了还以为杜怀诚家来了个疯丫头哩!”她听了一吐舌头,把已经跷上凳的一只脚赶紧拿了下来,顺势转身一屁股坐在上面。

几个人正在看着照片,杜怀诚就吆喝着进了院门,后面跟着他的父母。他父母亲是浇麦去了,裤脚卷到膝盖,赤脚上还沾着没洗净的泥。杜怀诚几个同学的到来让父母很高兴。杨辉嘴儿甜,马上站起来喊了“伯父”、“伯母”。高庆昌孙东贵也起身跟着喊了。杜怀诚的父母还有些拘谨哩,笑咪咪地应了。两个人都是五十多岁的样子。怀诚娘要老伴赶快去厨房烧火,说别把三个孩子给饿坏了,早饭又没吃正经东西。

杨辉说,那我去给大娘帮忙。怀诚娘说,闺女你就安心歇着吧,听怀诚说你们在县城吃了碗腌肉面先垫补了一下,根本没有吃饱的,中午咱就尝尝大娘做的面条呀,肯定不比人家的味道差的。

杨辉说:“大娘,那我就跟您学学做面条的手艺。”

大家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支起小木桌,怀诚陪着高庆昌、孙东贵喝茶闲聊,怀诚娘和存德老汉开始做饭,杨辉跟在怀诚娘屁股后面转呀转的,唯恐漏看了一眼。怀诚娘边干边讲,她说这腌肉面可是咱新乡的名吃,和面可是有讲究的,通常是生面加精粉、食盐和碱面先和好,揉团,蒙上湿布放五六个小时才擀,这样的面有韧劲,易于擀薄切细,沸水出锅有光泽,面劲道滑润。这里面的窍门是配料要正好,碱面搁多了擀出的面就会发黄发硬,放的少了,面条不劲道,面和的要熟,软硬要恰到好处,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会口感韧性十足。这和做汤面的面条做法稍有不同,做汤面和的面要软些,那样煮出来的汤面才更有面味。而腌肉面的面条要稍硬些,这擀面煮面都是要讲究火候的,最要紧的是这腌肉,这可是咱新乡的特产,咱家的腌肉是我去冬就弄好了的,有一种独有的咸香味。冬天腊月里准备了上好的猪肉,肉经过冰天雪地略冻一冻,先提前准备好大锅,烧好热水,将肉清洗干净,放到锅里加盐加煮肉专用的调料煮到八成熟。开锅前添加硝盐,硝盐添加可是个技术活,将硝盐放到铁勺中加上烧红的木炭形成剧烈燃烧,烧到一定火候快速浇到煮肉的锅里,这里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烫伤,硝盐适量、掌握好火候。八成熟的肉切成小块备用。准备两个小锅一个上糖色,一个放少部分油烧热。上糖色时要先将炒锅擦干净炒热,倒入一些油,待油热后,放入白糖,随即用菜勺不断搅动,此时随油温升高,糖开始熔化起泡,待泡由大变小,油面全部翻起,色泽由淡黄变枣红或深红时,糖色即成。先将肉块放入糖色锅,上色。再放入油锅炸一会儿去除水分,炸好后,放入洗净晾干的瓮里,瓮的大小根据肉的量准备,放一层肉加一层大盐粒子(食盐也行,不过没那么好吃,也容易坏),别怕盐多。将肉全部放到瓮里后将翁放到避光阴凉处,放一段时间,几个月后再吃,咱山区群众技术好的能将肉腌对头一年,这样腌出来的猪肉,风味独特、香而不腻。做面时将腌肉加土豆(现在也有加上几根油菜的,有点绿色也挺好的)、豆角、粉条一起炖制成菜,粉条一定要用纯红薯粉的,那种土豆粉的不行,浇在沸水出锅的手擀面上,这样一碗腌肉面就算是做好了。

几个年轻人支棱着耳朵仔细的听着,他们想不到一碗普普通通的腌肉面竟然有这么多的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有对技术火候的把握。

工夫不大,腌肉面上桌,大家边吃边品评,说这面就是韧性、劲道,略微含碱味,腌肉香而不腻、再加上土豆、豆角、以及粉条炖制的卤菜,味道真是绝了,让人吃了一碗还想着下一碗,在县城面馆里吃的差太多了。几个年轻人除杨辉一个女生外,三个小伙子就像是在比着赛着的,每人整整吃了两大碗。

大家吃过午饭,怀诚问父亲下午干什么,自己和同学可以去帮忙。父亲说,麦地浇完了,这两天地里没什么活儿,一会儿我和你娘去菜园转转,有什么青菜顺便弄回来,你就别惦记了,同学们来一次不容易,你就多陪陪你同学,家里事不用你操心的。怀诚正和父亲说着话,那边杨辉叫他过去。杜怀诚就过去,“我想上厕所……”杨辉突然悄声对杜怀诚说。杜怀诚也压着嗓子说你到院子里上啊,又说:“我还是先去看看吧。”说着站起来出去到院子西南角猪圈那边察看。茅厕便在猪圈的两个角儿上,砖头垒砌成,上面还搭了石棉瓦,里面一个矩形的洞口,下面直通猪圈,人蹲在上面大小便,猪可以在下面吃屎喝尿。茅厕里倒是干净,他出来看看,两头猪在晾台上面对面侧躺着均匀地打着鼾熟睡,他就对跟在后面的杨辉说,去吧,注意圈里的猪。说完有些踌躇地走开了。他不大放心,怕圈里的两头猪起来了去抢吃屎尿,吓着了杨辉,她没上过这样的茅厕呀。

杨辉见杜怀诚走开了,便往茅厕走去。她慢慢解开裤带,褪下裤腰小心地蹲下身小便,刚才在晾猪台酣睡的两头大白猪醒了,听见有人撒尿的声音,呼地翻身站起来,一头顺着上猪道飞快地跑下,另一只更干脆,直接从晾猪台上跃身跳到圈坑里,肥硕的身子只一蹿,两只肥猪争抢着把头钻进了漏屎尿的洞口,猪头可劲的向上伸着,冲着杨辉吱吱吱地叫唤——跟她要东西吃呢。杨辉吓得“娘呀”大叫一声,一提裤腰赶忙站起身,她刚刚小便完。杜怀诚走过来,拿根玉米秸杆子把猪赶开了,对杨辉说:“怕什么?别让它们拱着就行,没事的,上吧!”

杜怀诚就忽然想起上初中的时候,晚上在玉亭看电影,回家的路上在小树林替金玲小便站岗,尽管环境不同,但事情是何其相似,只是人变了。她想起正月十七回省城的时候,金玲和自己坐在一起,车一开动她就把头靠在了怀诚肩上,吓得怀诚不敢动弹,下车时自己感到浑身酸疼,骨软筋疲。想起这些他就有些怔怔地了。

杨辉系好裤子,看杜怀诚还愣痴痴地背着她站在圈墙那儿,便说:“哎,好了。”一抹红晕悄然染上了脸蛋。杜怀诚惊觉似地“噢”了一声,慢慢转过来,对她说:“真是城里的娇小姐,还怕猪啊?”杨辉赌气地说:“我就是怕,你家的猪真好色!”说着自己嘻嘻笑着赶紧走开了。